教学实践|秦皇岛地理学综合实习第四天记实

发布时间:2025-07-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化专业认知,7月5日下午,在专业课员工的带领下,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全体同学赴柳江盆地鸡冠山开展第四天的综合地理学野外实习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生怀揣热忱抵达鸡冠山山脚下,从碎石堆中穿行而上,沿山脊线蛇形单列行进,半小时后最终抵达山顶。此时,乌云密布,突降阵雨,同学们在雨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点的学习,识别了汤河地堑和本区最古老的沉积岩长龙山组沉积构造(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痕)现象。天气放晴后,又一起追溯了长龙山组石英砂岩与燕山期侵入体接触关系、长龙山组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周在征、王子勇、刘晓航老师系统讲解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的识别要点。在每个典型剖面,师生驻足观察,现场测量岩层产状并绘制素描图。

实习间隙,beat365平台党委委员、副校长曲相艳,beat365平台团委书记王盛楠到野外实习现场看望员工。曲相艳以“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勉励师生,鼓励同学们在艰苦的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在广袤的自然课堂里深化认知,让青春在祖国山河间绽放光彩。

此次活动既是体能意志的锤炼,更是行走的“地学课堂”。同学们触摸岩石,解码地层奥秘,深化了对地学基本概念的认知,提升了野外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通讯员: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2班张琦)

员工实习心得:

孙茹:

7月5日,我踏上了鸡冠山地学实习之旅,这是一场与地球“对话”、探索地质密码的奇妙旅程,让我对地理知识从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而具体。

在鸡冠山,我见识到了多样的地质构造。从老师的讲解中,看到了正断层、平移断层到地堑构造,每一种构造都像是地球历史的“拼图碎片”。观察断层面的擦痕、阶步,就像在解读地球曾经的“运动轨迹”,那些岩石摩擦留下的痕迹,跨越亿万年,向我们诉说着地壳运动的力量。地堑构造中,汤河所在的沟谷与两侧地形,生动展现了“逢沟必断”的特点,让我对地质构造如何塑造地貌有了直观认知。

沉积岩的学习也充满惊喜。波痕的对称与不对称,反映着不同水动力环境;海绿石的存在,如同“环境指示剂”,帮我们判断古沉积环境。看着那些被水动力打磨、淘洗的石英砂岩,我深刻理解了沉积岩成熟度与石英含量的关系,也感慨大自然的“造化神奇”,能将简单的砂石,雕琢成记录地质历史的“书页”,并对之后的海边实习充满期待。

实习中,绘制地质示意图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键,即使还在下雨,但还是把观察到的断层、岩层、侵入体等,用线条和符号呈现,逼着我更细致地去理解地质体的空间关系。每一笔绘制,都是对地质现象的深度思考,也让我明白,地质研究需要严谨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这场雨中的鸡冠山实习,是知识的“沉浸式体验”。它让我走出课本,触摸真实地质世界,感受地学的魅力。我不仅学到知识,更收获探索自然的热情。明白脚下大地藏着无尽奥秘,等我们用专业知识解码,聆听地球的“过去与现在”,也激励我未来更深入钻研地学,探寻更多地球密码 。

李锦涛:

秦皇岛地理实习考察这几天,阵雨总来凑热闹。在鸡冠山看断层,想象地层运动的力量;研究沉积岩,从层理里读水流故事。岩石的纹理、构造的形态,把课本知识从文字变成眼前真实。风吹雨淋中,手脚沾泥,却摸到了大地的“脾气”。

这趟旅程,是和地理的深度约会,累但超爽!它让我明白,地理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更是山川的呼吸、大地的诉说。以后看世界,会多份地质视角的浪漫,期待再和自然的亲密接触。

彭开元:

今天的鸡冠山地理调研,是一场体力与知识的双重挑战。崎岖的石头路坡度超45度,每一步攀登都要手脚并用,烈日炙烤下汗水浸透衣衫。原以为登顶就能松口气,不料风雨骤至,湿滑的山路让下山变得更加惊险。尽管过程艰辛,但一路上的收获让所有付出都值得。亲眼见到课本中的波痕,那层层叠叠的纹路诉说着远古水流的故事;V型侵入岩突兀而立,展现着岩浆涌动的磅礴力量。这些生动的地质现象,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这次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地质工作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也离不开顽强的毅力。每一块岩石都是大自然的“活教材”,唯有亲自丈量、细致观察,才能读懂它们蕴含的奥秘。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在探索地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周奕彤:

攀登鸡冠山的经历,现在想一想仍满是感慨。平地上还好走一些,越往上,山势越陡,坡度比较大,上山路上全是碎石滚石,路变得崎岖难行。汗水湿透衣衫,呼吸也急促起来,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越往上走,开始噼里啪啦下雨了,汗水混合着雨水打湿了衣服。偶然回头,山下层层叠叠的绿意与隐约的村落尽收眼底。在老师的带队和同学的陪伴下,终于登顶,极目远眺,连绵山脉与云海相接,成就感与震撼之情难以言表。我们在山上观察到了馁中花岗岩,岩浆侵入体,了解到了正断层的形成和地堑和地垒的构造。我们还捡到了海绿石。这次出行让我明白,只要心怀坚持,就能跨越困难,收获意想不到的风景和学习果实。

寻珊:

今天去鸡冠山考察非常的难忘!上山时台阶又陡又滑,都是岩石累积起来的,每走一步都都胆战心惊;下山时腿都软了,感觉随时要“跪”。在上山后,结果一场大雨突然“袭击”,浇得我们所有人措手不及,更倒霉的是我还中暑了,脑袋晕乎乎的,好多知识点都错过了。

不过,这次考察也收获满满。我认识了馁中花岗岩,它粗糙的表面和独特的纹理超有辨识度;亲眼见到了断裂面,岩石断开的地方棱角分明;还搞懂了地堑和地垒,亲眼看到的远比书本上的震撼。回到基地,多亏了同学分享的详细笔记,我才把这些知识都补上。虽然过程艰辛又曲折,但学到新知识的感觉超棒!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地理考察虽然不容易,但每一次发现都超有意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魏圣英
Baidu
sogou